“依我看,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垃圾清理。”村经济合作社社长郑孝友大声说,“村里的十多个垃圾堆放点,都是露天的,运垃圾的拖拉机也没有盖子,臭气熏人,蚊蝇也不少,等大桥一通,人家经过得捂着鼻子呢。”
“要做到无臭无蝇,就要配备封闭式垃圾箱和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可村里集体收入少、上的项目又多……”林先昌有些无奈。
参会的乡党委委员周华琴接过话头:“我去跟城建乡长说说,给你们搞些垃圾箱来。”她说,可以借鉴邻近贤庠镇的做法,几个村联合起来统一将垃圾清运外包,乡里也正在考虑制订太阳能垃圾处理管理考核办法,出台专项激励措施。
垃圾处理的议题一结束,林达就拿出几张图纸摊在桌上,“村里的老大礼堂已经拆了,要改建休闲广场,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停车位要多设几个。”“要增建一处公厕,设立醒目的标识牌,方便从大桥下来的旅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林达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特别提到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我们村是象山的门户村,希望县里、乡里能帮我们做个整体的发展规划,列入县域重点村或中心村建设行列。”林达坦言,有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发展的信心会更足、步子会更大,村的面貌会一年比一年好。
相关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