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文字显示:【 】   阅读底色: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横坎头村迈坎记

时间:2018/6/1 14:34:0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8074

宽阔的水泥马路上,一辆辆大巴车首尾相接,穿过纵横交错的街弄、苍翠欲滴的樱桃园、掩映在竹林里的精品民宿……刺的一声,停在一幢白墙黛瓦的办公楼前,上悬“浙东红村横坎头村”红色大字。游客一下车,纷纷惊叹:“这哪里是农村,倒像是一座小城镇。”

“大家知道15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吗?”浙江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满面春风迎了出来:“那时到处都是破屋、垃圾、泥路,村民经常借粮度日,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今天的美好生活,多亏了一个人,那就是咱们的习总书记。”

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幸福的村庄总是相似的,贫困的村庄各有各的难题。

横坎头村穷,远近出了名——局促地蜷缩在山旮旯里,七山二水一分田,人称“山大石头多,出门就上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当时年轻人只有两条路,读书和外出打工,留在村里没有出路。”村民黄志尧回忆。剩下老弱妇孺,守着逐年撂荒的土地。

和许多穷则思变的山里人一样,黄志尧也尝试过做小买卖、外出打工,每一次都得翻山越岭大半天,却挣不了几个钱,养家都困难。

“活该我们穷,谁让这是山区呢!”村民们沮丧地认了这个苦命。张志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一翻村集体账本,一脸无奈,只见上面写着“未付账款45万元”。村里试过办企业,但缺资金少技术,也想不出脚底下有什么可开发的资源,又面临位于余姚市水源地上游的诸多限制。一句话,“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难道,这个穷山沟真的没有“金子”可挖吗?


图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老区掀开“红盖头”

山村之变,始于2003年乍暖还寒的那一天,春节前夕的1月29日。

那天很多村民还都在发愁这个年怎么过,突然,村头传来一阵汽车轰鸣声,大家万万没有想到,小汽车里走出的竟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张志灿清楚记得,习书记直接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驻足良久,望着谭启龙、何克希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凝神长思,他说:“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加快老区开发建设。”

从革命纪念馆出来后,习书记站在大山前,仔细询问了农民收入和面临的困难。当得知多年来种植水稻传统农作物的情况没什么改变后,他神情凝重:“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村党委紧急开会,仔细咀嚼着习书记的话语,大家七嘴八舌反复讨论,领悟出了两个字:一个“红”、一个“绿”。

“‘红’,就是红色旅游;‘绿’,就是绿水青山。这不就是我们这个小山村蕴藏的最具潜能的致富资源吗?”张志灿说,理清发展思路后,村党委给习书记写信汇报要在老区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想不到3天后,就收到了习书记的回信,肯定了村里的发展思路,鼓励大家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计划制定了,但执行起来并不一帆风顺。根据市里批复的红色旅游规划,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要重新进行修缮。当时旧址里还住着27户人家,一听说要搬迁,都犯起了嘀咕:“搬迁费够不够盖新房?”“新房子有老房子住得方便吗?离我们家地远不远?”

黄丽军就是当初的“钉子户”之一。“我们世代居住的房子干嘛要搬呢?”好几次,他把动员拆迁的村干部轰了出来。

张志灿了解到,黄丽军是个困难户,老婆重病干不了活,儿子还在上学,他说自己“买不起房,搬不起家”,是实话。有些人家心里打着“越往后签就越能多拿补偿款”的小九九,也拖着不肯搬,甚至还有老人家抱着寿材以死相逼。

张志灿对群众的困难心里有了数,挨家挨户上门,掰着手指给村民算账,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

算小账——“你这老房子这么小,将来孩子大起来结婚住哪啊?村里给你们盖的新房比你这大多了。”  

算大账——“等红色旅游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土特产不愁卖,也可以办民宿、农家乐,还怕日子不好过吗?”

“红色旅游,能搞起来吗?”村民们还在嘀咕。

张志灿继续开导大家:“红色资源是个宝,可没人知道谁会来呀?好比一个大姑娘,打扮打扮才能吸引人。所以,旧址改造,是搞红色旅游的第一步,我们一定要把这块红盖头揭开!”

他接着说:“我到市里开会,听说了很多红色旅游开发致富的例子,比较起来,我们村的红色旅游资源一点也不差。”黄丽军开始动心,其他村民也跃跃欲试。

张志灿看到大家心热了,决心再添一把火。当他得知,黄丽军家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立马帮着联系销路。他对顾客说:“当年新四军就是吃着这些老乡送来的土特产打胜仗的。”农副产品一下子就卖了出去。

村干部的努力终于融化了乡亲们的心结,黄丽军很快在搬迁协议书上签了字,转头又去做邻居的思想工作。8个月后,拆迁的村民全部迁移到安置小区。

红色旅游的路子蹚开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仅去年一年游客即达64万人次。

穷山变身“花果山”

“红”字经越念越顺溜,“绿”字经也渐成气候。

为了改变传统农作物的结构,张志灿带领村干部四处转,看人家地里都种了啥。又到城里市场转,看人们都爱吃啥。他们发现,各种新奇水果和蔬菜特别受欢迎,尽管价格高,也比水稻这类传统农产品卖得好。

一次转到四明山顶上,几株长势喜人的樱桃树让张志灿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要知道城里人可喜欢吃樱桃哩。”他急忙请来农业专家考察,专家告诉他:“你们这土地特别适合种樱桃。”

一听说种樱桃,村民都挠起头急了眼:“从来没种过,投入那么多,万一颗粒无收,一家人吃啥?”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张志灿和村干部一商量,决定由村集体流转70多亩土地,建起全镇第一个樱桃种植基地。

第一年没开花,张志灿压力很大:“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专家把脉:“樱桃三年才能挂果,急不得。”

果然,第三年,樱桃丰收!村民徐永祥至今难忘樱桃采摘的盛况:“最火的时候游客的车子要停到三四公里开外。”

“一棵樱桃树挣七八百元,抵得上种一亩水稻,光门票一天就能卖好几千。”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纷纷抢着种樱桃。如今,这里家家户户红果遍野,亩产值由几百元猛增到万元以上。此外,村党委又推广种植杨梅、蓝莓、猕猴桃等更多深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果树种植面积由原来的百来亩扩展到2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当年习书记一席话‘点石成金’,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要把这个喜讯告诉总书记!”在今年2月村党员大会上,党员一致同意了这个提议。

“没想到信寄出去短短两周后,习总书记就给我们回了信!”党员邱民波向记者情不自禁背诵起回信来:“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

在今年新建的村史馆内,习总书记的回信和在村里考察的照片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一看到回信和照片,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张志灿说,“等建成全国革命老区美丽乡村样板村,再请总书记来村里看看!”

官方微博:宁波组工港城先锋 官方微信公众号:宁波组工(nbzgwx)
用户登录  |  常见问题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关于本站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版本浏览本站 copyright 2020-2021 主办: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您是第 位访客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56号

浙ICP备05064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