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文字显示:【 】   阅读底色: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重点专题 >> 历史回溯 >> “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 >> 活动简报

简报第44期

时间:2007/10/20   作者:管理员

余姚市以“工程化”模式推进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自“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余姚市委高度重视,始终把开展专项行动作为进一步推进解难创优、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载体,经过四个月的集中攻坚,该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174个难题中,近期破解的难题已全部完成,长远破解的难题已全部达到阶段性目标或已经完成,总体破解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

一、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主要做法
该市在专项行动过程中,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精心有序,措施上扎实有力,落实责任主体,认真实施定题、破题、督题等环节。
(一)分层梳理,明确责任,“面对面”定题
在查找分析、科学定题阶段,该市结合“蹲点调研月”活动,通过发动群众“点题”、领导干部“报题”、汇总分析“找题”等途径,共征集到问题及意见建议1324条次,经归纳合并为经济发展、建设管理、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信访稳定、基层党建、帮困扶贫、历史遗留等八大类共378个难题。与此同时,该市还通过政法、信访等部门,排摸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信访问题,一并作为这次专项行动的内容。市委常委会按照每位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必须认领“一长一短一案”(即一个长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和一个信访案件)3个难题的要求,从中筛选确定了116个难题和58个信访案件,作为这次专项行动应破解的难题。对每位领导干部认领的3个难题,按照“一个难题、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时限、一抓到底”的要求,实行包难题、包责任、包落实“三包”责任落实机制。
(二)直面难题,多策并举,“硬碰硬”破题
一是注重形成合力破解难题。建立党委专题研究专项行动制度,定期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建立“破解难题联席制”,对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难题,牵涉面广的难题,事关长远发展的难题,组建破解难题专项工作小组,合力攻坚。延伸难题破解的主体,除市、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之外,带动其他领导干部、村干部,形成了市领导率先垂范、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其他班子成员参与、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互动全力破解难题的格局。
二是注重群众参与破解难题。在坚持“两代表一委员”督查解难的基础上,根据难题完成情况、难题的涉及面、影响度和知情度,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询查、发放意见征求表等不同途径,对破解难题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进一步了解群众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公认度和意见建议。
三是注重创新方法破解难题。及时总结经验,推行了集中攻坚法、现场办公法、以点带面法、蹲点推进法、因势利导法、政策支持法、整合资源解难法、结对帮扶法、述职评议法等九种破难办法,推进难题的破解。
四是注重建章立制破解难题。实行破难承诺公示制,专项行动的总体方案、解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责任人等,通过媒体向群众公布,并设监督电话,征求意见建议,接受监督。实行破难挂牌销号制。每位领导干部破解难题的进展情况,以“一周一询、半月一报”的形式进行全程记录,并实行挂牌销号的方法督促领导解难,解决一个,销掉一个。实行破难跟踪督查制。对市级领导破解难题的情况,采取市委常委会或市长办公会议等形式,定期听取汇报进行集中督办;对乡镇(街道)破解难题的情况,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市“两代表一委员”,结合市重大工作跟踪、年度政绩考核抓好督查。
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集中展现了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使专项行动成为一项真正的“素质工程”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在专项行动中亲身参与、亲自实践,为群众解忧,直接在基层破难,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民生问题,进一步增进了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也增进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锻炼了干部队伍。通过专项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进一步增强,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能力和谋划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是改变了干部作风。专项行动中,该市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头深入一线,带头走进矛盾,带头攻坚克难,促使干部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亲民爱民、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好干部、好典型。
(二)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使专项行动成为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
一是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专项行动中市、镇两级领导干部共包案解决民生问题63个,其他干部解决117个,内容涉及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用水用电、就学就业等。针对山区农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拨出专款购置医疗服务车,建立起“流动医院”;针对城区供水问题,实施四明湖引水工程等;针对困难群众需要救助,成立帮困互助基金,采取“一户一策一帮扶”的措施,目前,全市830名市管领导干部全部联系了一户以上生活困难群众,并规定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1000元。
二是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村民表决解决了一些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农嫁非”等难题,让村民当家作主,极大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对已破解的难题,通过问卷、座谈、问询等多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群众对难题破解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防止了“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现象的发生。很多乡镇(街道)在完善“社情民意直通车”制度、回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通民情热线电话,还发挥镇长信箱、民情论坛等现代网络平台的功能,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
三是出台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对那些实践效果明显、条件成熟、切实利民的好措施、好经验,做到由点及面,深化完善,形成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切实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如为保证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制订《余姚市老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障)政策》,可惠及该市10万老年人;针对“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脆弱农业,制定《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为发展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针对村干部队伍建设难题,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据统计,全市共总结出台各种政策意见52项,其中市级层面30项,乡镇(街道)22项,涉及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
(三)集中扫除了阻碍该市发展中的难题,使专项行动成为一项真正的“发展工程”
一是集中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问题。该过完善领导包案制度、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制度、信访稳控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逐个落实包案领导,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落实责任,制订调处化解方案。由于工作超前,措施有力,一批矛盾交织深、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该市领导包案的58个疑难信访件全部得到化解或稳控,全市信访工作呈现了信访总量下降,越级上访上升势头得到明显遏制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摘掉了省信访重点督办县(市)的“帽子”。
二是攻克了一批发展中难点问题。专项行动中,市领导主动承担了一批工作难度大、牵涉面广、影响发展的大难题。针对在拆迁领域中积存了大量复杂的信访问题和体制性问题,该市通过统一拆迁政策和建立拆迁机构,逐步解决全市的拆迁难问题;针对工业用地招拍挂后影响投资环境的难题,结合国家政策和该市实际进行科学设计,为余姚今后发展扫除了干扰因素。全市共解决经济发展问题27个,涉及要素制约、政策投入、农业生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个方面。
三是发现了一些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通过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如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人口流动管理问题,农业鼓励性项目与土地“招拍挂”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还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报:中组部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省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发:各县(市)区委,各县(市)区委组织部
送: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部领导及各处室

官方微博:宁波组工港城先锋 官方微信公众号:宁波组工(nbzgwx)

下一篇:简报第43期[08-27]

相关要闻
用户登录  |  常见问题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关于本站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版本浏览本站 copyright 2020-2021 主办: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您是第 位访客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56号

浙ICP备05064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