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推动各类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形成“宁波板块”;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建成国际贸易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与国际资本的战略合作。大力发展“宁波人经济”,深度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六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制上的全覆盖;深入实施“安居工程”,逐步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成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构建城乡“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全民健身体系。
七是培育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宁波精神”,推进信用宁波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新闻发布和突发公共事件宣传报道机制;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八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对重点流域和水源地的保护等。
九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入推进法治宁波建设;进一步做好“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地方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
十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平安宁波”;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改进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加强收入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
相关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