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锤炼--来自援外挂职干部的声音

我的扶贫日记(70)|一位病理帮扶大夫的一天

时间:2019/1/10 10:04:22  来源:中国宁波网  点击:4186

  2019年1月10日延边州汪清县晴

  南方持续阴雨,东北延边的汪清县却晴好如旧,虽然只有零下十度,但披着大衣走在街上,已经没前段时间那么寒冷了。

  早晨7点,我步行去汪清县人民医院的上班。路上仍有些结冰,少量的通勤小汽车在马路上缓缓行驶。路口有行人通过时,司机们常常礼貌地停下来,直到前面的行人安全通过马路,才又缓缓上路。这是延边汪清县街道上常见的一幕,这座城市里的人习惯慢节奏但有温情的生活。

  县人民医院就在南山街与清林路的交叉路口处,八层门诊楼格外引人注目。路口,一位老太太正蹒跚走着,前面的绿灯仅有十秒了,老太太还只走了一小段距离。我跑步上前扶住了老太太,发现她的"拐杖"只是一根小树枝。为了安全起见,我左手扶住老太太,右手示意路口的汽车司机注意,然后扶着老太太缓缓地过了马路。听说她是来门诊看病的,我就顺便把她带到了医院门诊大厅,先扶她在椅子上休息。考虑到老人精神有些差,我还委托门诊医生多照顾一下。

  准时上班,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

  我是北仑区人民医院派往汪清县人民医院的第5批帮扶医师,在病理科挂职副主任医师和助理主任。工作了一个月,对自己所挂职的病理科已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今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与病理科同事们一起梳理一下全天的工作流程,尽量高效管理日间工作,对临时性事项也做了相关预案。

  病理科原先上午没有病理取材和脱水工作,主要完成前几日的诊断任务,下午三点才进行大小标本的取材。星期六常有大量快切,所以星期一的标本数量常常超出脱水机载量负荷,一批标本需分两次脱水,再加之标本没有按照病理号归类,造成整批报告时间明显延迟。我到了病理科之后,推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早上先进行小标本取材和脱水,与下午大标本处理时间错开,将脱水机工作一分为二,提升了效率和载量;放进脱水机前对标本排序归类,按病理号排号依次放入脱水机,这样即使超载,也不会影响上机病理标本病理报告的及时鉴发。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我同时向医院设备科提交了购买新型脱水机的申请,以期解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在其他流程上也有类似的小改进,都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原先标本取材时用于包裹破碎组织的材料是擦镜纸,我提议采用包埋纸,这样纸张不会破损或残留在组织内;再比如,通过调节脱水机时间及改善室温,成功抑制了由于夜间气温过低而导致工作液中形成过多冰晶的现象,改善了组织脱水浸蜡效果……

  汪清县作为全国贫困县,病理科无论在资金、设备、人员、技术方面都要比宁波落后许多,因此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城市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地搭建合适的会诊系统也非常重要。

  经过前段时间的开发调试,汪清县人民医院已经能和北仑区人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了。今天就有一例女性左附件及右侧输卵管切除病例进行了远程会诊。我提前通过钉钉远程模块将病情资料进行远程传输,下午3点准时与北仑区人民医院进行了连线。通过在线影像传输及同步音频共同讨论后,北仑浙大一院王丽君主任给出了卵巢腺纤维瘤及子宫内膜样囊肿的病理诊断,解决了一例棘手的少见病例。

  远程会诊完毕后,本院内三科的一住院患者在主管医师的陪同下来到了病理科。患者是一位男性52岁的朝鲜族人,半年来反复出现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多次舟车劳顿赴长春、延吉等大医院求医问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经管医师听说我能够进行细针穿刺诊断,为了排除淋巴瘤及转移癌,就带着病人过来了。我对病人进行了仔细体检,向主管医师询问了相关病史及检查结果,认为病人没有明显穿刺禁忌症,可以进行穿刺。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在病理科孟庆霞主治医师的高效配合下,我左手指对患者上颈部肿块进行了触诊定位,右手进行了持笔式穿刺,一分钟后穿刺术操作顺利完成。涂片结果见少量成熟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未见明显异型细胞,考虑炎症或良性病变可能性为大。此次细针穿刺涂片(FNAC)病理检查填补了汪清县卫生系统空白,也将为患者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我在延边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这就是我一天的帮扶工作。

  日记撰写人:肖维华

  (北仑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现挂职汪清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助理主任)